- 捍衛家園 78歲阿嬤被逼前線抗爭
-
-
- 記者吳孟珉/專訪
- 2015-05-19
-
-
-
- 七十八歲的退休老師張惠津的家有個美麗的小花園,但鐵路地下化後將被夷平,五十年的家的回憶也將被抹去。 (記者吳孟珉攝)
「我只有這間房子,叫我搬到哪兒去?」七十八歲的南鐵拆遷戶張惠津每場抗爭必到,但年老體衰只能舉看板,甚至還要坐在椅子上抗議。她是多數拆遷戶的寫照,搶不到話語權,也造成自救會在抗爭過程中一路挨打。
張惠津是國小退休老師,兒子視障擔任國小工友,和越南籍的老婆育有就讀國中的獨子。由於全家都是弱勢,即使耄耋之年,張惠津還是身先士卒站到抗爭第一線舉舉標語,但遇到衝突場面就要趕快閃開免得被波及,抗爭時間過久,阿嬤還得找張椅子坐坐喘口氣。
張惠津的青年路住家緊挨著鐵軌,兩層樓的典雅建築出自台南市第一位女建築師王秀蓮之手,還有花木扶疏的小花園。然而若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一切都將被夷平。
五十年前張惠津和老公買下這棟樓房,在高雄上班的老公每天沿著鐵軌走路到台南火車站搭火車,三個孩子還會跑到家門口隔著柵欄和爸爸揮手。這個家充滿了張惠津最甜蜜的回憶。
張惠津說她不會騎車,交通工具就是兩隻腳,不論到哪都走路,搬到生產路照顧住宅,就等於被關進監獄,哪兒都去不了。視障兒子現在還能走路去上班,但搬到新家後怎麼辦?何況月薪才三萬,養家都很勉強,怎麼付貸款?
除了類似張惠津這樣的老人,鐵路沿線拆遷戶多是尋常的上班族,被迫走上抗爭後依舊不諳宣傳,更無法回擊網路流言攻擊。而聲援學生雖有熱情,但也因為畢業、服役、就業等因素來來去去,自救會的居住正義保衛戰就像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熱門新聞 - 台南新聞
- 陳宗彥嗆議員 挨批鴨霸局長(2018/04/19)
- 越娘隨夫接家業 雞肉羹店好幫手(2018/04/19)
- 保生盃健走 逾三千人參與(2018/04/22)
- 寄祀70載 聖君廟重建(2018/04/20)
- 南區公八二航太特色公園 七月完工(2018/04/22)
- 導覽員帶路 遍嘗台南小吃(2018/04/19)
- 曾培雅爭取蓋社會住宅有著落(2018/04/20)
- 極限議會! 基進黨批南市議員高齡化(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