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為何不能像兩韓出現和解曙光?
-
-
- ------
- 2018-02-12
-
-
-
二○一八年冬季奧運,九日已在南韓平昌揭幕,兩韓共同舉旗參加,加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邀請南韓總統文在寅訪問平壤,戰雲密布的朝鮮半島,頓時出現和平的曙光。在此同時,花蓮震災卻因蔡政府對大陸的關懷處置失當,不但不能緩和兩岸關係反而更行更遠。
北韓不顧國際反對,一再進行核試爆,並多次發射導彈,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由美國起草的二三九七號制裁決議文,包括石油限運、強制北韓移工在兩年內返國、禁止各國向北韓輸出工業用品與原料,也禁止北韓外銷食物、機具與土石木材等原料。這是安理會繼去年八、九月後第三度制裁北韓,也是最嚴厲的一次。
當時北韓立即發布聲明,抨擊聯合國最新一輪制裁是「戰爭行為」,誓言永不放棄核武計劃,並指「美國應該學會與擁核的北韓共存」,還威脅美國「若想安全存活」必須揚棄對北韓敵對政策。一時之間,朝鮮半島風聲鶴唳,似乎隨時可能發生衝突;西方媒體甚至預測,美國將在今年三月對北韓開戰。
然而,繼冬奧之後身障奧運也將平昌舉行,為了爭取北韓參賽,南韓主動提案,經聯合國大會通過各成員國在冬奧與身障奧運進行期間,須在「聯合國憲章」範圍內遵守休戰決議。隨後,北韓果然派出包括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及第二號人物、最高人民會議委員長金永南在內的代表團,參加冬奧開幕式。次日會晤文在寅時,金與正面交金正恩親筆信,並轉達邀請文在寅訪問北韓之意。
這一連串的動作,並不保證朝鮮半島的戰爭威脅就此消失,也不意味南北韓從此化干戈為玉帛,但至少顯現兩韓出現的和解曙光,或許仍然微弱,也可能一縱即逝,畢竟總是正向發展。
幾乎就在同時,花蓮發生強烈地震,造成十七人死亡,二百八十五人輕重傷,其中罹難者九人、受傷者六人來自中國大陸。審諸人道立場,兩岸雖已中斷官方聯繫機制,但救難是人道救援,既能展現兩岸同胞救難扶傾的美德,也可以表現台灣對大陸同胞的真摯關懷,而有助於兩岸之間互動。
蔡政府當局卻沒有把握機會,先是總統府發布新聞稿,對各國的關切與援助表示感謝,卻獨漏中國大陸,直到外界質疑才在臉書「補謝」;繼而又拒絕大陸派員協助救災,理由是「目前台灣救災專業人力及器械能量都很充足,無需外界援助」,同時卻以「日方擁有台灣目前沒有的高階探測儀」為由,感謝日本政府派遣團隊來台支援。
「拒陸迎日」理由自相矛盾,離譜的是,事後證實高階生命探測儀不但大陸有,台灣也有,可見蔡政府當局的說詞完全是藉口。兩韓出現和解曙光,是因文在寅積極釋放善意,反觀蔡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一味譴責大陸國台辦跳過中央,直接與花蓮縣政府聯繫,而不反思其緣由,更不檢討本身作為,兩岸當然會更行更遠。
- 蘇揆所提兩岸政策真是民意高度肯定?(2019/02/17)
- 一「蛋」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2019/02/18)
- 何謂「改變兩岸現狀」非台灣可片面解釋(2019/02/19)
- 蔡政府修兩岸條例,擺明就是政治操弄(2019/02/20)
- 協助農漁產品銷售暢旺,就是接地氣!(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