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長照2.0可期待嗎?
-
-
- ...
- 2018-04-11
-
-
-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二○一八年三月是值得註記的月份,就在此時,我國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百分之十四,達到百分之十四點零五,從此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但與此同時,蔡政府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的執行腳步,卻跟不上人口老化的快速進程。
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迄至三月底,我國人口總計二千三百五十七萬一千九百九十人,比去年同月增加百分之零點一一,亦即二萬六千三百一十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三百三十一萬二千零二十四人,占比百分之十四點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百分之十四,即為高齡社會。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人生容易白髮換青絲,社會人口年齡不也如此?多年前,戶政司再三叮嚀幾至耳提面命,表示我國在「可預見未來」就會邁入高齡社會;果不其然,其狀迅捷有如「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瞬即邁入高齡社會。
高齡社會予人喜也予人憂,喜的是醫療水準及醫療政策與時俱進,平均餘命逐年增長,人口形成結構性老化;憂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之餘,在少子化的情況下,如何讓老年人口頤養天年?惟高齡社會形成豈能棄捐勿復道?約而言之,最大給力來自二戰後,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六五年的嬰兒潮,如今都已年老矣!
我國長照計畫遠落在瑞典、德國、美國、日本等國之後,二○○八年才開始實施「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二○一七年升級為「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服務對象擴大納入五十歲以上失智症患者、五十五歲至六十四歲失能平地原住民、四十九歲以下身心障礙者、僅日常生活失能且獨居之老人、六十五歲以上衰弱老人。
長照2.0是蔡英文參選總統政見之一,她上任即倉促推動上路。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由於長照2.0規劃於匆忙之間,相關修法配套有如囫圇吞棗,以致推動上路之始即為罅漏畢現之始,最值得關切的問題,在於長照2.0預算,採行「高度不穩定」的稅收制;實施之前對照服員人力來源,更無周詳規劃。
就長照2.0預算來說,其來源為菸酒稅、遺贈稅,這兩項都是不穩定的「機會稅」,實施首年規劃需費三百億元,包括政府補貼僅為一百七十億元;就照服員人力而言,實施首年需有照服員約二點六萬人、社工三千四百三十九人、護理人員約一萬人、物理治療人員約一千九百八十七人。實際缺口卻達一點二萬人。
推估到二○二六年,我國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達百分之二十點六而邁入超高齡社會,顯示需要長照的老人將逐年快速增加。長照2.0上路容易永續難,蔡政府如不能採取有效對策「補破網」,未來長照2.0恐怕只能在原地蹣跚踏步。
- 蘇揆所提兩岸政策真是民意高度肯定?(2019/02/17)
- 一「蛋」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2019/02/18)
- 何謂「改變兩岸現狀」非台灣可片面解釋(2019/02/19)
- 蔡政府修兩岸條例,擺明就是政治操弄(2019/02/20)
- 協助農漁產品銷售暢旺,就是接地氣!(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