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寰宇視窗 〉習近平藉金磚夢打造大陸新外交戰略
-
-
- 李正修
- 2017-09-07
-
-
-
中國大陸於九月三至五日在廈門主辦「金磚五國」領袖會議,這是繼五月「一帶一路」論壇後的大型國際峰會,展現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爭取國際話語權的強勢外交企圖心。
金磚五國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及南非,這是英國財政部前官員吉姆歐尼爾於二○○一年最先使用的詞,他認為這五個開發中國家將是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動力。金磚五國目前占全球GDP的百分之二十三,若達成協議形成自由貿易區,經濟規模可能超越七大工業國,前景無可限量。
金磚五國峰會後發表的「領導人廈門宣言」提到七大目標,包括提高金磚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的發言權及代表性、深化經濟合作、維護自由貿易、捍衛世界和平安全、支持多邊主義、反對恐怖主義及以和平方式解決北韓危機。凡此目標有對抗川普走單邊貿易保護路線的隱喻,也有習近平意欲改變中國大陸過去「韜光養晦」的消極外交作為的意涵。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會前指出,「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換言之,大陸不僅想藉此跨國性組織與美國為首的G8互別苗頭,也不甘心只當現行全球規範的遵循者,至少要求逐漸增加共同規劃國際典制的分量。
習近平顯然企盼藉由「一帶一路」倡議及「金磚五國」峰會雙途徑,拓展中國大陸對外影響力,謀求應有的強權地位。因此,他此次邀請埃及、泰國、墨西哥等國與會,就是要「廣交朋友、廣結善緣」,甚至承諾約二十三億新台幣,挹注金磚國家經濟技術合作交流計畫,強化會員國之間的政策合作。
惜乎事與願違,兩項外交插曲打亂習近平的盤算,也考驗中共維護區域安全的決心。首先,大陸與印度在洞朗邊境達三個多月的軍事對峙,雖及時在峰會前和平落幕,卻已為中印領導人會晤帶來陰影。習要求印度正確、理性看待大陸的發展,印度總理莫迪則表示邊界和平才能為兩國關係破冰。兩位領袖龍象爭逐區域霸權地位的競賽不可能短時間獲得解決。
再者,更讓習近平難堪的是,北韓選擇在金磚峰會開幕當天試爆氫彈,被外媒解讀是向習本人施壓,因相同情形在五月的「一帶一路」峰會曾出現。金正恩一再挑戰中共忍耐限度,已讓北京決策圈開始討論如何在避免戰端下,對北韓採取反制。
若說邊境對峙是偶發事件,北韓核武問題就是中共不可逃避的責任。畢竟北韓經濟及能源全倚賴大陸,各國無不希望北京能施壓平壤終止核武及導彈試驗,來換取解除經濟制裁,達到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不過,中共不願失去能牽制美國東北亞戰略布局的北韓政權,卻又不能不顧及各國的期待,以免衝撞中國大陸重登大國地位的正當性。這是習近平面臨的難題。
習近平積極實現「中國夢」,似乎忽略其他國家的警覺意識,使近年來大陸與周邊國家雙邊關係處於緊張態勢。中共既然自詡為大國,就應盡到承擔維護區域安全的責任,而不是謹守自身利益,否則任何高談闊論都將淪為笑柄。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高級助理研究員)
熱門新聞 - 寰宇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