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寰宇視窗 〉川普啟動貿易保護 台灣必也受到衝擊
-
-
- 李沃牆
- 2018-02-01
-
-
-
美國貿易代表署日前宣布,總統川普已決定針對進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及洗衣機課重稅;前者最高百分之三十,後者甚至高達百分之五十。這是川普上任以來,貿易代表署首度根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二○一條款》,對認定傷害美國相關產業利益的進口產品課徵保護關稅。
中國大陸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出口國,台灣是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供應國,均難以置身事外。美陸是否發生貿易戰?美國還會對那些產業課重稅?台廠該如何因應?頗值關注與探討。
川普在選前就認為美國受到不平等貿易待遇,導致眾多勞工失業,主張公平貿易,以美國利益為優先。這種強力表態無非在於宣示貿易保護政策。君不見,川普甫上任就簽署退出TPP,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甚至揚言退出。川普目前對太陽能電池、模組及洗衣機課進口關稅只是起手式,也是呼應他選前的政策主張。
川普於一月二十六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重申:「美國不會再對不公平貿易行為視而不見。如果一些國家繼續利用以鄰為壑的制度,我們將無法擁有自由且開放的貿易。預計接下來還會實施《二三二條款》及《三○一條款》;前者可能針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展開調查;後者則會針對大陸竊取美國智財權、技術轉讓等啟動調查,逐步採取關稅、配額等貿易制裁。
美陸是否發生貿易戰深受國際關切、也是箭在弦上的議題。長久以來,中國大陸是美國最大的逆差來源國;二○一六年,美國對大陸貿易逆差為三千四百七十億美元,占總體逆差的百分之四十七點三;川普基於縮減貿易逆差、提振成長及製造業工作回流等三大目標,一直想對大陸課高額進口關稅。
但川普上任後隱忍至今。去年十一月訪問大陸所簽署的多項貿易合作,看來只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大陸會採取強烈手段因應嗎?據悉,陸方表現頗為冷靜,並未隨川普起舞。因為美陸貿易戰一旦開打,亞洲產業鏈將遭受嚴重衝擊,甚至改變全球貿易結構。大陸的電腦與電子、汽車、拖車和零件、成衣、皮革和相關產品、電子設備與零件等產業,以及家具等將難以倖免。
台灣出口接單海外生產比例達百分之五十五,其中九成在大陸生產。川普若強勢抑制大陸進口,台灣必遭池魚之殃。二○一六年,台灣太陽能電池占美國總進口量百分之四十五點七,影響不小;在模組方面,因僅占美國進口量約百分之二點五四,衝擊較輕微。另者,財政部統計,去年台灣出口美國占比約百分之十一點七,美國也是台灣外銷訂單最大來源國,去年全年結構比達百分之二十八。若川普執意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台灣勢必難逃波及,也將影響經濟成長。
台灣已有太陽能電池廠評估到美國設廠,以減輕關稅壓力。若然,對台灣每況愈下的投資勢必雪上加霜。有鑑於此,企業應加強國際競爭力,並且做好全球布局;經濟部則應協助企業及早謀求因應之道,在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架構下,與美國恢復雙邊貿易談判,尋求較為有利的貿易條件。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熱門新聞 - 寰宇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