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冰治腸病毒? 只是緩解疼痛
-
-
-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 2018-04-11
-
-
-
傳言「得了腸病毒要吃冰」,有家長帶小朋友看診,當孩子被診斷感染腸病毒後,一出診間便帶孩子購買冰品,以加速療效。對此,醫師表示,吃冰是為緩解疼痛感,並不代表吃冰就有治療效果,補充水份及多休息才是恢復元氣的主要方法。
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表示,往年腸病毒疫情高峰期,約自3、4月開始,5月達到高峰,9月開學季有另一波高峰。雖然就疾管署資料,今年以來以克沙奇A型和B型為主,腸病毒目前仍處低度流行狀態,以往家長擔心的腸病毒71型較少,但家長仍應注意。
新生兒科主任阮偉珉指出,腸病毒71型可能會出現發燒症狀,四肢出現丘疹或水皰表現的手足口病,也可能出現口腔潰瘍表現的皰疹性咽峽炎。即使就醫後回家,也須小心觀察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等重症前兆,若出現需立即返診就醫。
醫護人員常衛教家長,可以讓病童吃一些冰涼的食物緩解嘴破等症狀,但不代表吃冰就有治療效果。而是須注意讓病童補充水分多休息,即會自然痊癒。
廖嘉宏表示,腸病毒傳染力極強,濕洗手和隔離是必要措施,若有症狀幼兒宜及早就醫,若為就學學童,須通報老師並保持聯繫,避免和其他幼童接觸,造成進一步傳播。
熱門新聞 - 健康生活
- 捐血贈品很家常 新化人仍熱情挽袖(2018/04/15)
- 胰島素幫浦注射 穩控血糖(2018/04/18)
- 歸仁土雞場染禽流感 撲殺萬餘隻雞(2018/04/16)
- 泡菜二氧化硫擬鬆綁 立委憂食安(2018/04/18)
- 控管麻疹疫情 桃機每日消毒(2018/04/19)
- 高跟鞋控當心!足底筋膜炎盯上妳(2018/04/16)
- 成醫週六將停診 各大醫院未跟進(2018/04/18)
- 中醫防治足底筋膜炎(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