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首辦鴿笭文化營 學員收穫多

參與鴿笭文化營學員觀看鴿笭賽。(讀者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文化局推廣、傳承鴿笭民俗文化、今年首辦「鴿笭文化營」,為期三天的活動,前兩天安排專家學者談鴿笭面面觀,五日帶領學員們到鹽水大豐部落至天保厝觀看鴿笭賽,群鴿飛起時嗡嗡聲響,感受鴿笭文化的魅力。

為讓更多在地學生及外地民眾了解鴿笭文化,文化局三日起推出「鴿笭文化營」,邀請專家學者談台南市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面面觀、淺談鴿笭、鴿笭與藝術創作、鴿笭中的工夫、鴿笭與社造、介紹鴿笭桌遊,南市粉鳥(紅腳)笭文化資產登錄過程與現況;並透過對談方式分享鴿笭的禁忌、俗諺與故事。

五日安排拜訪鴿笭製作師、並帶領學員至現場觀看鴿笭競賽,提升學員對鴿笭文化的認知。

這次課程有來自台北、高雄等地二十名學員參加,市議員蔡育輝親自到現場,向學員強調鴿笭文化傳承的重要。

市議員蔡育輝向參與文化營的學員,強調鴿笭文化傳承的重要。(讀者提供)

有參與的學員表示,現場拿起鴿笭發現很輕巧,群鴿飛起時嗡嗡聲響,感覺是最美的樂音,參加這次文化營,收獲很多。

文化局說,「新營鹽水學甲放粉鳥(紅腳)笭」,是溪北地區深具特色的市定民俗活動,部落間靠著獨家的養鴿「秘訣」、加上追求庄頭榮譽感的「鴿笭哲學」,有凝聚庄內向心力和睦鄰交誼意義,也使得此活動兼具民俗、聯誼、休閒等特性。

近年面臨農村人口外流,鴿笭文化逐漸式微;透過鴿笭文化營等課程舉辦,讓更多人感受鴿笭文化的迷人魅力,期使這項百年傳統民俗文化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