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太平洋聯合演習? 國防部:不期而遇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根據外電報導,美國與台灣四月曾在太平洋聯合演習,國防部十四日表示,海上不確定性因素多,為避免遭遇時形成干擾,依「海上不預期相遇行動準則」實施例行演練;因應敵情威脅,國軍去年修頒「國軍常設接戰規定」(ROE),並在今年漢光四十號演習兵推首度驗證,並已將ROE及授權矩陣圖併同作戰指導下發作戰層級,使執行任務有依據。

國防十四日舉行例行記者會,針對此次兵推實際執行情形及效益,作戰及計畫參謀次長室聯合作戰計畫處長董冀星少將表示,相較過往五天四夜兵推,此次增加三天期程驗證敵由演轉戰、快速攻台應處能力,並檢視平戰轉換期間,國軍提升指揮機制、增加戰備兵力及部隊快速分散部署等行為。

董冀星也強調,這次演習亦就由想定狀況,進一步驗證任務式指揮、分散式指管機制,確保各部隊能夠遂行獨立防衛作戰任務;另外,也首次在聯合作戰指揮中心(JOCC)的作戰、情報及政戰中心納編法制官,執行作戰任務審查及法律諮詢,確保軍事行動的合法性。同時,各作戰階段的接戰規定(ROE)及授權矩陣圖均併同作戰指導下發至作戰層級,使其執行任務有所依據。

另,外媒報導,美國、台灣海軍上月在太平洋悄悄舉行「未公開」的聯合演習,雙方約六艘海軍艦艇,包括護衛艦、補給艦、支援艦參與。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海軍已初步說明,因海上不確定性因素非常多,為避免遭遇時相互形成干擾,依照「海上不預期相遇行動準則」,據此執行例行演練,此次演練無涉動態作業海上操演,僅演練通信構連等作為,同時,與美艦相遇後的相關演練也並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