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侵襲下 太平山大口徑集水井防災奏效

此次凱米颱風在宜蘭登陸,太平山地區降下全台累積雨量第一及第二的紀錄,遊樂區道路宜專一線六至八公里之間的「中間地滑區」,在大口徑集水井的有效排除地下水下,安全的度過凱米颱風強降雨的侵襲。(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此次凱米颱風在宜蘭登陸,尤其七月廿四日在太平山地區降下全台累積雨量第一及第二的紀錄,為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帶來超過一千二百毫米以上的降雨,而位於遊樂區道路宜專一線六至八公里之間的「中間地滑區」,在大口徑集水井的有效排除地下水下,安全的度過凱米颱風強降雨的侵襲,「中間地滑區」挺住了!

林業署宜蘭分署表示,太平山遊樂區的中間服務站南側(約宜專一線六至八公里之間),前於九十四年發生大規模地滑狀況,造成道路中斷並休園長達九個月。在此之後,宜蘭分署於九十八年於地滑區內,設置以導排地下水為主的三座大口徑集水井「直徑三點五公尺、深度四十公尺(約十二層樓的深度)」來抑止地滑現象。

宜蘭分署在完工後,分別於一0六年進行第一次T1大口徑集水井既有集排水管維護作業,及T1井內增設集水管及排水管,以增加其地下水集(排)水功效,提高滑動塊體之穩定性。

在長期監測下,於乾季期間大致已呈穩定,惟在特殊降雨條件下(長延時降雨或單場累積雨量達一千毫米以上之強降雨),仍會略有不穩定情形,但地下水位在大口徑集水井加速導排下,已從二周加速至約二至三天可達常時水位。後又於今年度針對完工已逾十五年之三座集水井再次進行加強維護工作,以維持地下水集(排)水功效,提高滑動塊體之穩定性,因此於此次凱米強烈颱風期間,該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內三座大口徑集水井,再次證明其快速導排地下水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