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025年1月商研院(CDRI)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指標系統呈現,同行指標綜合指數顯示去(2024)年第4季的景氣發生向下轉折的重大變化。原預測到今(2025)年1月會上升到+1.1789個標準差,結果實際值只有+0.1047個標準差。而且,進而預測到今年7月會降為-0.2821個標準差,持續走緩趨勢明顯。
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也終於在前(2023)年7月觸底反彈,上升力道有增無減,而於前年11月脫離-0.5個標準差的歷史經驗衰退區,更於今(2025)年1月來到+0.8669個標準差,顯示景氣循環變動將持續往上提升。領先指標與同行指標綜合指數相形之下,顯示它們在去年第四季又發生「背離」異象,殊值探討。
本期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變動及其重要政策蘊含如下:
1.景氣循環指標系統的「同行綜合指數」與「領先綜合指數」於今(2025)年1月出現「背離」異象,同行指標綜合指數反而在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仍見上升之時,率先下行。
同行指標的5個子指標之中,已有3個子指標出現景氣循環向下轉折點,包括:「住宿與餐飲」持續下行,已見衰退;「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走勢持續向下,景氣循環趨勢值已經低於長期趨勢;加上「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開始走緩下行,造成綜合指數轉折向下。
從指標行為觀察企業經營因素,就業市場明顯遇阻。領先指標的「商業服務業僱員淨進入率」與同行指標的「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均見下行,但反應勞動需求壓力的「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倒置後的趨勢上行卻顯示失業率並無惡化虞慮,這種種明顯印證了「缺工效應」已經抑制了就業成長動能,當然影響生產力的提振。再加上通膨壓力揮之不去,成本推動也造成有效需求難以提升,在在顯示企業經營銷售與利潤同見剝蝕的威脅。「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成長遲滯化,雖尚未見衰退,但已開始緩緩下行,包括房地產市場投機成分大的「假需求」已經受限,顯示央行「打房」政策正在發生效果,但也必然影響服務業生產力的提高與民間消費的成長。
2.從去(2024)年各部門與產業別的經濟成長貢獻度觀察,淨輸出貢獻度為負,經濟成長全靠內需的成長,尤其是民間投資與消費,服務業則大於工業。問題是服務業的生產力成長率長期低於製造業,製造業又專靠半導體產業。這種產業結構與景氣復甦嚴重不均衡趨勢,更讓生產力的提振與均衡可能性又陷入惡性循環。
3.觀察美國川普2.0,似乎可用他出奇顛覆傳統的「以商業經濟治理」(Governance by Businesses Economy)來形容。非經濟手段的干預必將層出不窮。過程中造成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必然是超乎尋常與傳統經驗的。但是終結還是生產力的競爭。「美國要再偉大」(MAGA)有兩大基本要務,1.不能讓中國超前,2.是要重振美國的生產力。
在所謂全球化時代,中國「迎合」美國跨國企業與政府政策的需求,「利誘」美國只顧私利的跨國企業與迷信自由競爭,相互依存理論的天真菁英,造成中國生產力快速超越美國,並侵吞美國消費市場。
生產力要提振,不外乎科技與制度的創新,讓企業的經營降本增益。創新需有投資行為才能產生價值,創造的新價值要有市場才能實現。美國挾科技與廣大消費市場的優勢,最好的是要投資在美國,或到美國來投資。投資的誘因,不再是利誘,而是威逼。「對等關稅」就是威逼的工具。因關稅可抵銷高生產力的競爭力,關稅若還不足以產生效果,就禁運,當然也禁止到美國投資。要取得美國的技術,要實現創新的價值,就是要投資美國。以往一般人認為中國東西便宜,美國非買不可,沒有選擇餘地。現在川普要取回主場的主控權,創造買方優勢,讓美國得以反依賴主義,重新拿回選擇權。
世界關稅戰、貿易戰若因此形成,全球的貿易市場必然萎縮,生產力競賽在短期必有勝負,但長期必須另有解方才能讓世界經濟成長,讓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持續下去。
4.綜合考量上述主要的國內外經濟情勢,台灣到美國、甚或海外投資是被歡迎的。台灣本身欠缺市場規模,現實如此,為了市場就必須順勢而為,勇於出海,航向成功勝利的未來。出海的本錢是本身在國內的實力,實力優勢一旦星移物換,將一去不回。如何持續強化,確保台灣被歡迎去投資,去創造市場的不敗優勢,是台灣當前迫在眉睫的偉大經濟改造工程,深需也深值台灣的政府與企業密切合作,為人民營造高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的環境與機會。否則,資本與技術單向外流,創新再生的社會生命力枯絕,也就一去不回了?!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Commerc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商研院,CDRI)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Coincidental Cyclical Composite Index for Service Industry,CCCIS)於2022年8月出現底谷,綜合指數為 -1.0057個標準差,去(2024)年4月達到+0.6130個標準差的高峰,到今(2025)1月已降為+0.1047個標準差,預測到2025年7月會持續降為-0.2821個標準差,顯見商業服務業景氣復甦已失去原有穩健的動能,正開始轉為走緩向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