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環保、認同與接納 三場親子共讀活動溫馨登場

三月十五日在永平分館舉辦「認識垃圾分類」,透過繪本《卡達》的故事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基隆市公共圖書館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公共圖書館三月舉辦一系列親子共讀活動,透過繪本與趣味手作,讓孩子在故事與遊戲中學習垃圾分類、自我認可與接納自己的重要性,邀請家長帶領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首場活動將於三月十五日在永平分館舉辦「認識垃圾分類」,透過繪本《卡達》的故事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隨手丟棄的物品如何影響環境。活動還設有「簡易環保花」手作課程,透過創作實際體驗環保理念。當天將由家庭教育及親子共讀種子教師林美惠與金佩玲帶領,共同為孩子們開啟一場寓教於樂的閱讀時光。

基隆公共圖書館三月舉辦一系列親子共讀活動。(基隆市公共圖書館提供)

三月十六日百福分館將舉辦「自我認可」親子共讀活動,活動選讀繪本《條紋事件,糟糕啦!》,由美國知名童書作家大衛.夏農創作,透過幽默的故事與大膽的色彩,引導孩子思考「做自己」的重要性。當日還有「魔法菜單」手作活動,讓孩子們透過創意遊戲,發掘自己獨特的價值。此次活動由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閱讀推廣講師李佳紜主講,帶領親子一同探索自我認同的課題。

三月二十二日在中正分館舉辦「認識與接納自己」,活動將朗讀童書《拼拼湊湊的變色龍》,由巴西童書作家伊蘭.布萊曼撰寫,搭配法國插畫家瑪嘉莉.呂什的精美畫作,透過變色龍的成長故事,讓孩子學習如何接受自己,欣賞自身的獨特性。活動也設計了「拼貼出自己」手作課程,讓孩子們動手創作,將自己的特色呈現在作品中,當日將由閱讀推廣講師林壯穎主持。相關活動資訊可至基隆市公共圖書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