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住民移居台南 活出精彩

來自香港新住民陳顯良擔任中英雙語文化導覽志工11年,能細數名勝古蹟的古往今來。(移民署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移民署廿八日偕同陸委會及海基會,到訪府城關懷在地新住民,受訪對象包括相當了解台南歷史人文的香港新住民陳顯良、推動越南語教學不遺餘力且熱中公益的「越香書屋」創辦人童氏容,及窩在台南「蝸牛巷」中推動老宅重生的大陸新住民楊辛沫,希望藉由他們的故事鼓勵新住民活出自我風采,激盪豐富的文化風貌。

七十四歲陳顯良與台灣配偶結婚後長年住香港,由於早年曾多次造訪台南,對府城這片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留下深刻印象,退休後決定來台生活,接受市府專業培訓後成為中英雙語文化導覽志工十一年,能細數名勝古蹟的古往今來,例如,他介紹延平郡王祠中的水池小典故,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是從金門料羅港出發,因此水池輪廓以金門島形狀設計。

越南新住民童氏容嫁來台灣逾廿年,已成為一名道地台灣人,她在東區經營「越香書屋」,首創越南風複合書屋,也是一間越南風味咖啡廳,成為台越文化交流的橋樑。大陸新住民楊辛沫來自北京,她與從事建築設計的台灣先生在四川省因旅遊相識,嫁來台灣成為新住民。她重新打造中西區一處富有歷史但荒廢已久的日式警察宿舍,取名「蝸牛市吉」,開啟老宅活化之路,她曾經赴美留學,常以流利英語向外籍遊客介紹府城巷弄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