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隨著人工智慧(AI)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技術,許多企業卻面臨技術轉型困難與人才短缺的問題。為了縮短學用落差,中原大學推動「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由桃園、新北共四家企業提出AI需求與痛點命題,並徵選二十位中原學生參與培訓,產學共創解決方案,除了培育大學生AI技術,也為企業導入AI解決方案提供新思維,協助產業智慧轉型。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三十一日表示,本計畫自二月中旬正式啟動,為期十六週,學生報名十分踴躍,最後精選出來自資管、資工、電機、企管、工工等系所的二十位優秀學子,組成跨領域AI學習團隊。由七號演算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技術培訓,並邀請碩隆精密工業、福陽企業、佳質食品研發、鑫野智動等多家企業共同參與。企業除提供實際痛點需求外也遴選公司學員參與培訓,共同學習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並進行專案開發,深化AI技術應用能力。
課程規劃分為「共學階段」與「共創階段」,前八週的共學階段,學生與企業專家、實習生組隊學習,深入理解AI核心技術與應用場景;後八週的共創階段,學生將進行AI專案開發,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深化產業應用。

中原大學產學營運處產學長張雍指出,中原大學長期以來重視學術與產業的雙向融合,透過實際案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在畢業前即具備AI技術應用與產業實戰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本計畫不僅讓學生透過企業命題掌握市場需求,更能透過實際操作深化技術能力,確保人才培育符合產業趨勢。
「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已為企業與學生搭建起合作橋樑,中原大學未來將持續推動此產學合作模式,深化學界與產業連結,培育更多具備實戰能力的AI人才,協助企業解決轉型挑戰,共同推動台灣產業智慧升級與永續發展,打造產學合作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