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竹林公墓納骨牆 啟用

和平區「竹林公墓納骨牆」啟用,盼解決原鄉公墓滿葬問題。(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為解決原鄉公墓滿葬問題,台中市政府投入二千八百萬元經費,在和平區興建「竹林公墓納骨牆」,二日舉行啟用典禮。

市長盧秀燕表示,過往許多原住民族人過世,當地的公墓滿葬、納骨塔櫃位不足,只能下山葬在平地與「漢人」為鄰。原民傳統習俗強調「在地安葬,祖靈才能安息」,許多族人感到失去尊嚴、沒有臉面對祖先及祖靈。

市府目前完成兩處納骨牆興建,包括達觀雪山坑及竹林公墓納骨牆已經啟用;雙崎及齡恩路納骨牆則預計今年底、明年初發包。

 

解決原鄉公墓滿葬問題,族人逝世後得以落葉歸根,「竹林公墓納骨牆」舉行啟用典禮。(記者徐義雄攝)

民政局長吳世瑋說,竹林公墓納骨牆斥資二千八百萬元興建,其中七百萬元由市府動支第二預備金補助,剩餘二千一百萬元由公所自籌。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建置八百六十四骨灰櫃,第二期工程可再建置二百三十四個。

為縮短原鄉與平地的差距,市府在和平區累計投入將近三十億元建設經費,總計完成二百八十二項工程建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向中央爭取一半補助,另一半由市府自籌,在和平區進行許多鋪橋造路建設,沒有讓公所出到一毛錢,是原鄉建設的最大推手。另外,議會的支持,特別是朱元宏、古秀英、吳振嘉三位議員為原鄉發聲,一個人就幫忙爭取至少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