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法院十一日就美國加徵關稅議題召開院會,行政院長卓榮泰率經濟部等部會首長列席提出專案報告。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在質詢時指出,根據官方統計,台灣去年對美出超六四九億美元,但台積電與聯電合計對美出口總值即達六二四億美元,若扣除這些在資訊科技協定(ITA)下享有零關稅待遇的電子半導體產品,台灣實際上是對美「入超」而非「出超」,並非如美方所稱的貿易逆差方,政府在談判中必須據理力爭。
傅崐萁指出,台積電去年總產值為新台幣二兆八九四三億元,其中對美輸出占六八點八二%,約六○七億美元,加上聯電出口一七點六億美元,兩者合計對美輸出六二四點六億美元,占據全體順差近九成。這些高科技產品均為ITA協定涵蓋的零關稅項目,如今卻面臨三二%懲罰性關稅,極不合理。
他質疑,若未澄清事實、任憑錯誤數據主導談判,將嚴重損害台灣整體產業發展與就業市場。他更警告,若將關稅壓力轉嫁給業者與民間,可能引發骨牌效應,重創觀光、服務業與中小企業,政府應迅速提出配套。
傅崐萁強調,當年美國在一九三0年設置關稅大壁壘,造成經濟大蕭條與失業潮,九十五年後歷史恐重演。他並抨擊賴清德總統所稱「從零關稅談起」的談判策略過於單邊,與實際產業處境脫節。根據經濟部四月四日簡報,台灣對美農林漁牧輸出僅八點六億美元,美國對台輸出則達三十七億美元,我國在此領域反為逆差方。
他指出,政府擬投入六兆六千億元台幣到美國市場,但對農漁民補助卻僅編列一百八十億元,糧食自給率僅三十%的台灣,不應讓基層農漁民承擔談判風險。
傅崐萁提醒政府,「國人的健康不能退讓」,對於具疑慮的進口產品應嚴加把關,不得以談判利益為由犧牲國民健康。他建議政府邀請曾任APEC特使的張忠謀加入談判團隊,以專業與國際經驗協助釐清入超真相,爭取台灣真正的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