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保局一日表示,已進入五月汛期,面對極端氣候可能帶來的強降雨或暴雨,該局在災害應變上料敵從寬,提前整備,將防範市區積淹水列為重點工作,除例行排定汛期前清疏作業外,並針對北市過去曾積(淹)水、低窪、市場及夜市等地點雨水下水道於五月起陸續加強清疏工作,防汛期間每季巡檢、清疏一次,確保排水暢通。
環保局指出,統計今年截至三月底共已巡清完成九千七百八十四條雨水下水道,長度達三千0六十六公里,並清除溝泥及溝土依萬六千一百零八公噸,以有效維持市區排水功能正常運作。
工地施工及餐飲業廚餘污水是汙染溝渠主要來源,工地施工於施工期間產生的泥漿水,若未經沉砂池沉澱逕行排放至雨水下水道,恐致溝渠阻塞;另餐飲業廚餘油水未處理逕自排放進溝渠,除會造成惡臭外,亦會造成溝渠阻塞環保局去年共計告發工地施工污染一百十九件、餐飲業廚餘污水污染一百二十五件,並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再次呼籲業者切勿以身試法。
此外,生活垃圾隨意棄置在雨水下水道,除汙染水環境,也同樣影響排水暢通,部分民眾會把菸蒂、垃圾包、飲料瓶罐等廢棄物丟入側溝、明溝,環保局清潔人員更曾在雨水下水道發現電腦椅、腳踏車等大型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