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七日公布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二點零三%,漲幅較三月收斂,且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一點六六%,表現持平。主計總處指出,整體物價情勢平穩,但與民生相關的外食費創十三個月最大漲幅,後續走勢須密切觀察。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明,水果價格續處高檔,但漲幅已經較三月收斂,油料費也因國際原油價格下滑,年減三點七四%,加上一一四年四月未調整電價,使得四月CPI年增率收斂至二點零三%,明顯低於三月的二點三二%。
曹志弘指出,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上漲一點六六%,已連續十三個月漲幅低於二%,顯示國內物價持續平穩。不過,民眾關注的外食費年增率為三點四八%,不只連續六個月大於三%,且創十三個月最大漲幅。
曹志弘坦言,必須密切關注外食費後續價格走勢,但四月沒有調漲電價,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下滑,國內商品價格平穩,均有助於緩和營運成本的壓力。
另外,房租年增二點四%,漲勢未再擴大,為近十二個月最小漲幅。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川普四月二日對全球超過一百八十個國家祭出對等關稅措施,九日又大轉彎,宣布暫緩九十天,在此期間僅實施十%對等關稅,關稅措施對國內經濟及物價的影響備受關注。
至於月初新台幣匯率狂飆,是否對CPI產生影響,曹志弘表示,新台幣升值會直接影響進口物價,使得廠商進口成本減輕,不過傳導到CPI需要一至二季的時間,不會這麼快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