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當災難來臨時,時間就是生命。來自台灣東部偏鄉的花蓮,正以創新與行動,讓世界看見真實的災難應變韌性。今年五月花蓮縣衛生局參與兩場國際級重要會議,「台美健康與福利政策論壇」與「二0二五東京WADEM世界災難與緊急醫療年會」,將地方創新的災難醫療模式與智慧科技成果,帶向全球五十多國專家面前交流與分享。
花蓮縣衛生局表示,由衛生福利部舉行的「台美健康與福利政策論壇」,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受邀擔任回應代表,與來自美國聯邦及各州衛生官員進行深度對話。他在「守護生命與健康:反思災後復原與韌性」為主題的討論中,朱局長分享花蓮在近年重大災害中的實戰經驗與制度改革,特別介紹花蓮災難醫療救護隊的發展歷程。
朱家祥提到,自二0一八年起,花蓮縣衛生局歷經0二0六震災後整合公私資源,串聯消防局、慈濟基金會、各急救責任醫院及十三個鄉鎮衛生所,共同成立跨專業、多層級的DMAT團隊,並於二0二三年與慈濟醫院AI中心共同研發「iDMAT行動應變系統」,有效解決災難現場資訊混亂與傷患追蹤的痛點,此創意也榮獲政府服務獎。
朱家祥表示,從花蓮的地震教訓中,我們不僅走出災後重建,更走進制度創新。這次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交流,不是炫耀成就,而是一起思考未來如何更好地守護每一條生命。衛生局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災難醫療國際交流,並以在地需求為本,不斷優化DMAT團隊訓練、系統運作與科技應用,落實「在災難中學習、在平時中準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