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跨世代的共學 慈大幼老代間競賽全台交流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舉辦「第二屆幼老代間競賽暨成果展」,共有十七組隊伍從初賽脫穎而出,活動集結全台幼保、家庭教育、高齡健康促進、照護管理等領域學生與老師,攜手推動幼兒與長者共學的教育新模式。(慈濟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慈濟大學二十日表示,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舉辦「第二屆幼老代間競賽暨成果展」,共有十七組隊伍從初賽脫穎而出,活動集結全台幼保、家庭教育、高齡健康促進、照護管理等領域學生與老師,甚至包含傳播學系跨領域合作,攜手推動幼兒與長者共學的教育新模式。

兒家系主任鄭雅莉表示,活動結合課程實作,回應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社會挑戰,強調幼兒與長者共學共融的價值,分成社會方案組,大專教材教具組,大專教材教具組。以如何創造適合六歲幼兒與六十歲以上長者的互動模式,各組教案主題多元,包括童玩、節日、傳統飲食、夜市文化、環保行動及趣味遊戲,繪本等,體現代間交流與文化傳承。

高雄大愛幼兒園老師馮英美表示,他們幼兒園已實施一學期的老幼共學課程,高雄靜思堂長照中心「大腦活化班」的長者與孩子們每週一次共同上課,像是泡花草茶、做遊戲等,培養深厚情感。課程設計讓孩子主動帶領長者進入教室,小朋友從中找到成就感,有長者甚至在與孩子互動過程中逐漸恢復語言能力,展現跨世代交流的驚人成效。

朝陽科技大學教授楊國德指出,感謝大家支持「幼老共學、幼老共園」計畫,盼透過跨世代交流迎向新時代社會需求,透過經驗共享、持續追求更好,以及作品創新與表達清晰的重要性。最後期勉參與者將構想實踐,從產出轉化為具體成果,為超高齡社會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