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國光新村防空洞 促轉型

 

嘉義市東區宣信里國光新村內殘存8座防空洞,曾為日治冷戰時期,國軍因應空襲避難設施,現今閒置荒廢。(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因應兩岸關係緊張,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即將在十五日登場,引起當地居民回憶起,嘉義市東區宣信里國光新村,是過去中油員工宿舍聚落,時代變遷,村內殘存八座防空洞,曾為日治冷戰時期,國軍因應空襲避難設施,今已解除防空避難設施列管,不具軍事防空避難及救災用途。有地方人士提議將防空設施列為歷史建築保存,結合兩岸情勢及全民韌性防衛,轉型國防與歷史教育場域。

隱身國光新村的防空洞係鋼筋混凝土構築,雖經數十年風雨侵蝕,仍結構堅固,入口封閉,其中有個防空洞重新綠美化,隨著宿舍老舊人口外移,疏於維護,導致洞口雜草叢生,部分棄置雜物,夜間無照明,引發居民對治安與環境衛生隱憂。

國光新村是中油溶劑廠員工宿舍,日治時代為躲避空襲轟炸蓋了八座防空洞,成為防空洞密度最高社區。八座防空洞未報廢拆除,目前剩下五座還能使用,成為地方特色。

里長陳冠名說,這些防空洞不僅具戰爭記憶與日治冷戰時代背景,更是台灣城鎮國土防禦歷史的縮影,應思考如何善用資源,現在國際地緣政治,兩岸局勢緊張,國軍推動全民防衛與韌性城市演習,這些防空洞就是最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