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文化中心雅軒十三日舉行《藝術神佛&鳥蟲花卉展-宋冠宜的捏塑世界》開幕式,在人生事業巔峰之際,毅然選擇投身藝術創作的宋冠宜感性表示,自己只是個平凡女人,是佛神和信仰把自己從谷底拉回來;她希望透過這場展覽,不僅讓更多人看見她的藝術與信念,也讓人相信:人生任何時刻,都能重新開始,只要不忘最初那道微光。
《藝術神佛&鳥蟲花卉展-宋冠宜的捏塑世界》,展出宋冠宜歷年來精心創作的作品,包括送子觀音、觀白在、彌勒佛、關聖帝君、土地公與虎爺等神佛塑像,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展,展期至九月二十日。
六十七歲的宋冠宜從小夢想成為一名捏塑師,因家中經濟困難、半工半讀完成二專學業,為了家計投入心算教學,因教學風格生動活潑、學生成績突出,當年可說是「補教界網紅」,但就在事業高峰、四十歲那年,她毅然決定追尋壓在心底多年的夢想,成為一位真正的捏塑藝術家;初入藝術世界,她從自己熟悉的教學主題出發,創作出結合陶藝與心算的教具,卻因不懂市場與經營,兩間房子也賠了進去。

為了將稍縱即逝的花朵化為永恆之美,宋冠宜拜師日本花卉捏塑大師宮井和子,由於對花卉的癡迷,她在家中廣植繁花,細心觀察花朵從含苞到盛開,再至枯萎的過程,並經常廢寢忘食、反覆地琢磨塑形,只為呈現最真實且永恆的花藝之美。
同時,宋冠宜也深受台灣傳統文化的薰陶,對神佛藝術懷抱敬仰與信仰,她認為,神佛雕塑不僅是宗教的象徵,更是一種心靈寄託與文化傳承,因緣際會下,她拜師於人形雕塑大師游曜鴻,學習神佛雕刻技藝,並在創作中融入個人獨特的藝術表現,讓觀音菩薩、關聖帝君等神祇顯現出更親和的氣息。
宋冠宜家中供奉瑤池金母,每次捏塑前,她總會先誠心膜拜、靜坐冥想,心中自會浮現要創作的佛神形象,她笑說,許多與她結緣的有緣人,在請回佛像後,事業順利、家庭和諧,她深信這是一種神聖的緣份。
這次展覽中,一尊關聖帝君的作品更有一段神秘奇妙的經歷,她說,完成神像後特地回到高雄苓雅區武廟參拜,想向帝君稟報,焚香跪拜時,忽然雙腳發軟,像被什麼力量牽引,她半跪祈求指示,五分鐘後,擲筊獲得聖筊「手中不應拿春秋,而應換成青龍偃月刀、騎赤兔馬」,她依神意重新調整神像,完成後神韻更加鮮明,彷彿關公親臨。
在人生事業巔峰之際,宋冠宜毅然選擇投身藝術創作,這條路雖歷經艱辛,但她始終堅持初心,不曾動搖;無論是一朵精緻的花卉,還是一尊充滿靈性的神佛雕塑,她的作品皆承載著深厚的情感與信仰,期望透過藝術與更多人結下美好緣分,帶來感動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