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庫水質 蟬聯全台第一

 

源頭管理+蓄清排渾使翡翠水庫水質屬貪養等級,並再蟬聯水質檢測全台第一。(翡管局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環境部公布一一三年全台主要水庫水質檢測結果,台北市翡翠水庫蟬聯第一,成為全台唯一達「貧養」等級的水庫。翡管局表示,此成果歸功於嚴格的集水區源頭管理及「蓄清排渾」操作策略,透過即時監測與科學化管理,確保水庫生態穩定,提供大台北地區優質水源。

根據環境部環境統計查詢網數據,翡翠水庫去年每月檢測的「卡爾森優養指數」平均值為三十七點九二,是低於四十的「貧養」標準,顯示水中營養鹽濃度低、藻類生長受限,水體透明度高。翡管局指出,此成績關鍵在於「源頭管理」與「蓄清排渾」策略。

翡翠水庫集水區達三百零三平方公里,涵蓋新北市雙溪、坪林、石碇、新店等區域,部分農業用地可能導致農藥、肥料流入。翡管局與坪林區農會合作推動合理化施肥,輔導回收農藥空瓶,減少非點源汙染;同時委託專業團隊定期檢測環境荷爾蒙、重金屬等汙染物,確保水質安全。

另對於「蓄清排渾」操作策略。林裕益解釋,水庫底層水溫較低,當寒流來襲時,低溫降雨會擾動庫底沉積物。翡管局利用水溫與水質分層原理,適時排放混濁水體,保留清澈水源,抑制藻類生長。此外,水庫設有五處自動監測站,即時追蹤溶氧、濁度等數據,遇異常立即應變。

翡管局指出,極端氣候可能影響水體穩定性,已建立標準作業流程,透過水溫與進流量判斷是否啟動應變機制,並選擇合適閘門放水,維持水質透明度。

翡管局強調,翡翠水庫優異的水質管理成效,不僅保障大台北地區飲用水安全,更成為全台水庫保育典範。未來將持續結合科學監測與生態保育,確保水資源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