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拾味設計展 承載文化記憶

南應大商設系以「台南甜」為主軸,創作「粿粿香氛」。(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商品設計系團隊走訪台南府城巷弄,以「台南甜」主軸創作,將台南美食的色香味轉譯為視、觸與嗅覺之燈具、生活小物等多元感官作品,在台南市藍晒圖文創園區室內空間進行「台南拾味」二0二五吃的聯想設計聯展,展期至廿日止,歡迎參觀。

台南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以其多樣且富含情感記憶的在地美食聞名。這些料理不僅滿足味蕾,更蘊藏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家鄉的溫度與生活的細節。

此次展覽以「台南甜」為主軸,南應大商設系十五位學生從台南代表性美食中汲取靈感,結合地方店家的文化故事,嘗試將食物的色香味轉譯為視覺、觸覺與嗅覺等多感官體驗,進一步延伸為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生活物件。

台南拾味設計聯展,從克林台包的八寶肉包,衍生出溫潤蒸氣香薰機、包子造型燈與情感相框,象徵家庭間的溫暖與聚焦;以同記安平豆花為題,轉化為柔軟舒適的沙發凳與枕頭、富含秩序感的收納盒與擴香設計,映照日常生活中的溫柔;還有周氏蝦捲、阿蘭碗粿、福來鱔魚意麵、安平小舖蝦餅等街頭料理,則透過造型、材質與氣味的創意表達,重新詮釋傳統小吃承載的文化與記憶。

參展作品涵蓋燈具、傢俱、收納、香氛、生活小物等多元類型,展現創作者將地方美食文化與設計語彙融合的多樣可能。這不僅是對食物本質的再詮釋,更是一次關於情感、記憶與生活美學的深度對話。期望觀者能在設計物件中,重新體會「味道」如何跨越舌尖?進入我們的生活日常,成為情感傳遞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