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文資添新頁 增4保存者

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增傳統工藝、民俗、大木作四位保存者獲認定。(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公告「風箏」登錄傳統工藝、「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登錄民俗,並同步新增認定傳統工藝「粧佛」保存者蔡炯容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大木作技術」保存者林山田。文觀處長陳璧君十八日代表縣長張麗善前往貼紅榜恭賀。

「風箏」傳統工藝師侯順政投入傳統手作風箏逾四十年,以米字形竹製骨架設計風箏多節架構,涵蓋「紮、糊、繪、放」等技法,並以桂竹、尼龍布、格子布及水性絹印原料進行風箏彩繪,為此項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之實踐及傳承者。

「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保存者為水汴頭崇賢寺。迎暗境為詔安先民為防範盜匪,以及為闔家團圓、歡喜過節、祈求神明福佑所進行之遊庄遶境活動,居民自製竹製更寮及火把,以澹仔火遊庄、神轎遶境、路祭等傳統形式,為年度崙背詔安客庄盛事。

雲林縣一一四年無形文化資產添新頁,傳統工藝、民俗、大木作四位保存者獲認定。(記者陳正芬攝)

「粧佛」新增認定保存者蔡炯容,結合木雕與漆藝傳統工藝,專指神佛像的雕刻與裝飾,製作過程講究儀式、技術與敬神精神,工序繁複。從開斧、雕刻、彩繪到安金,每步皆遵循嚴謹傳統。

「大木作技術」新增認定保存者林山田,從事相關工程逾二十年,精通榫卯結構、屋架結構計算、木構件製作等傳統技藝技術。除實務參與,亦擔任推廣講師傳授大木作知識與操作技術,具良好傳習能力與文化溝通能力。

縣府後續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四位保存者及新增登錄項目之保存維護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