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2業者14品項有條件通過審查拒菸聯盟怒控違菸防法 護航菸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二十九日公布,首波加熱菸計兩家業者、共十四品項有條件通過審查,未來上市時程視後續包裝等審查而定。對此,拒菸聯盟表達震驚與憤怒,質疑政府與跨國菸商交換條件,犧牲年輕人的健康;也直指衛福部公然違反《菸害防制法》,以髮夾彎為菸商護航。
國健署公布加熱菸最新審查結果,包括菲○○○公司的八個品項、傑○○○公司六個品項「有條件通過審查」,已將核定函送業者。
國健署指出,「有條件通過審查」是要求業者必須符合七項條件,包括業者每年須編列足夠經費,委託公正第三方機構進行產品使用監測與調查;定期向衛福部繳交使用率與使用模式的研究資料;若發生不良事件,須有完善的應變與通報系統。
若國際間有關產品成癮性的新發現,業者須主動通報;產品製程或成分有所更動須重新送審;販售時需建立嚴格的年齡驗證機制,並加強網路與媒體的銷售與廣告管控;禁止使用具有誤導性的文字,如「比紙菸安全」、「可幫助戒菸」或「風險較低」等描述,不得標示於產品包裝上。
針對國健署一口氣通過十四品項加熱菸,拒菸聯盟表示,標榜「健康台灣」政府怎麼可以跟跨國菸商交換條件,犧牲台灣年輕人的健康?政府拖延兩年多不肯依法禁止影響年輕人最深的「除菸草口味之所有加味菸」,現在更一次通過兩大跨國菸商的十四項加熱菸產品,等於直接放行「加味加熱菸」,衛福部公然違反《菸害防制法》,以髮夾彎為菸商護航,難道是政府跟菸商套招掛勾?
拒菸聯盟強調,國健署長吳昭軍七月十日才說「只剩八個品項最後審查中」怎麼才半個月就通過十四品項加熱菸,且是獨厚美國及日本菸商。
拒菸聯盟重申、強烈呼籲政府務必堅守三大底線,包括「加味的加熱菸」不能通過審查上市;加熱菸不得以違法的「IQ*S」系列名稱通過審查上市;審查上市之加熱菸,不得以「通過健康風險評估」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