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鄉」特展登場 蔡蔭棠作品紀錄返鄉歷程

 

民眾於此坐在蔡蔭堂畫室一隅拍照,明年三月蔡蔭堂畫展時,可換限量紀念品。(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歸鄉-蔡蔭棠作品返鄉紀錄特展」卅日登場,新竹縣政府特別在開幕式播放作品「歸鄉」的紀錄片,透過家屬口述記憶以及與作品對照的影像,呈現藝術家的成長與經歷,也記錄新竹縣文化局與蔡蔭棠親族溝通、將作品完整自美國運回新竹縣的經過,歸鄉之路充滿感情與意義。

「歸鄉-蔡蔭棠作品返鄉紀錄特展」即日起登場,這批由蔡蔭棠家屬捐贈的畫作,是未來新建新竹縣美術館的動力。(記者彭新茹攝)

竹縣長楊文科表示,蔡蔭棠的作品與文物質量俱豐,是近年單一藝術家海外捐贈臺灣規模最大的。這批由蔡蔭棠家屬捐贈的畫作,是未來新建新竹縣美術館的動力,更會妥善地典藏,讓其世代流傳。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蔡蔭棠於新竹中學畢業後,保送至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由於對藝術的喜好,原欲前往法國巴黎求學,蔡蔭棠的小女兒蔡如蓉在紀錄片說「他不敢跟阿公講」,而後前往日本就讀京都帝國大學經濟系,因對藝術的興趣,「幾乎所有美術系的課程都修了」,蔡世英說,「他從來沒有放棄他的興趣」。

紀錄片中呈現蔡蔭棠在子女眼中的模樣,包含終年不輟、每天早上作畫,而且蔡蔭棠也落實終身學習,赴美就到社區大學精進英文、考駕照,還曾經由長子蔡世儀開著「老爺車」,與子女們橫渡美國,並寫生記錄沿途風景。蔡蔭棠不只愛好畫畫,也喜歡攝影、小提琴等,興趣廣泛,他「沒有閒過」。紀錄片的最後,由楊文科為作品開箱,象徵文化傳承下一階段的開始以及「歸鄉」的意義。

文化局策展團隊結合畫作與紀錄片影像,重返蔡蔭棠的美國故居考據其創作生活,並深度訪談家屬們回憶與藝術家相處的珍貴時光,捕捉作品與實景的生動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