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經院一日發布七月經季節調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續跌一點六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四十八,連續兩個月緊縮。中經院長連賢明表示,美國關稅措施帶來不確定性,廠商普遍觀望,導致指數下滑。
七月季調後PMI連續兩個月緊縮,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也續跌一點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三十八點三,連續第四個月緊縮。此外,製造業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雙雙呈現緊縮加快,分別續跌一點七個與一點九個百分點,降至百分之四十五點四與四十五點一;其中,新增訂單指數為二0二三年六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指出,台灣對等關稅稅率遲未開獎,少量客戶移轉訂單至已經確認關稅的東南亞國家,加上關稅與匯率不確定性,均影響新增訂單及生產;而供應鏈為了降低存貨風險,多採取降低安全庫存策略,也導致整體供應鏈表現遲滯,製造業存貨指數轉為緊縮。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直言,近幾個月關稅的預期心理對市場擾動很大,業者不只考量有沒有訂單,還要思考運費、交期等因素,有些人不見得沒有單,但是不敢出貨,關鍵就是前景能見度低,缺乏透明度。
中經院同步公布七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NMI,呈現連續五個月擴張,但指數回跌一點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十二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