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公館是全台唯一紅棗產業專區,因丹娜絲颱風和連日豪雨無情摧殘,出現裂果和落果嚴重災情,縣長鍾東錦四日會同農糧署、農改場官員和各級民代,到公館石墻村陳家紅棗園會勘受災情形,鍾東錦一行目睹災情慘重,當場尋求農政單位和立委協助,盼爭取將天然災害救助金從八萬元加碼到十萬元,體恤棗農嚴重的損失,並避免果蠅影響環境衛生。
公館農會總幹事林幼詩和兼任產銷班長的石墻村長劉建明表示,今年紅棗正當成熟盛產時期,但受到七月初的丹娜絲颱風和密集豪雨影響,鮮果吸收過量水分又經日曬後,陸續出現裂果和落果情形,造成七、八成的損失;農會與棗農契作預定收購五萬斤,但紅棗都變「開口笑」,滿園紅棗卻幾乎沒有收成,至今僅收購到一千斤,消費者有錢也買不到紅棗,大家都笑不出來了。
苗栗縣紅棗栽種面積約一百公頃,其中以公館八十四公頃最多,其次為銅鑼和卓蘭各五公頃,以及少數零星面積,年產值逾三億元。
相關人員抵達陳家紅棗園時,發現農損遠比上週嚴重,棗園雖結果纍纍,但果實不是裂果就是爆裂後乾癟,地上也有不少落果,農損超過八成以上。縣長鍾東錦與同行的農政官員和民代目睹慘重災損,臉色凝重,為棗農一年來的努力付諸流水感到相當心疼。
農政官員表示,紅棗農損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縣長鍾東錦聽取棗農心聲後,立即與農糧署北區分署和農改場人員討論能否提高現金救助標準?但礙於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未獲具體結論。
縣府農業處表示,由於縣內紅棗這項作物的農損非常慘重,將加速彙整全縣一百公頃紅棗災損的相關資料,盡快提報農業部申請天然災害救助,以減輕棗農損失,並清理果園加快復原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