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六校獲金安獎殊榮 交通安全教育全國特優

北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等三組,共六校獲教育部交通安全教育訪視評為特優。(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六日表示,北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等三組,共六校獲教育部交通安全教育訪視評為特優。高中職組的松山工農、木柵高工,國中組的介壽國中、南門國中,以及國小組的民權國小、新湖國小等六校,為北市抱回六座金安獎,預計十一月頒獎,且這三組勇奪「金安獎」皆已逾十年。

教育局舉例,其中木柵高工與在地里長合作,蒐集資料、實地勘查,提出改善校園周邊交通環境的具體方案執行,從而提升通學安全。松山工農將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在地文史,舉辦城市走讀活動課程接軌社區。

松山工農以「技職教育、多元發展」為願景,致力培養兼具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的學生,透過城市走讀活動課程與社區接軌,將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在地文史,引導他們養成重視安全、珍愛生命的生活態度。

介壽國中積極與市府相關單位協作,逐一改善周邊交通設施,讓通學路線更完善;也推動「一避免、二提前、三替代」的家長接送策略,與交通導護志工合作,紓解通學時間車流量。南門國中則重視走路滑手機、自行車騎行未遵守規範等日常交安議題的教育。

民權國小規劃交通安全教育主題課程地圖,推動每個年級有各自的課程主題,以情境體驗、戶外學習課程結合資訊,提升孩子學習交通安全的動機,並成為北市第一所設置通學區示範學校。新湖國小也注重情境體驗、親子共學等方式,讓交通安全素養帶入家庭。

新湖國小以「五大守則、五大運動」為核心素養,規劃校本五大面的交安課程,包含串聯幼、小學程與成教班的「八心級主題課程」;著重生活實踐素養的「登山健行特色課程」;提升孩子交安知能與素養,讓交安素養內化成學生能力,並成功帶入每一個社區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