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七日起實施,台灣稅率為百分之二十。針對美國一直認為美豬、美牛標示產地為非貿易障礙,希望取消;消基會六日呼籲政府,應捍衛消費者健康權。
外傳美豬、美牛產地標示恐成台美關稅談判籌碼。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這牽涉關稅談判內部細節,無法代表關稅小組說明;若有具體成果,將由關稅小組對外報告。
消基會舉行記者會,說明美國貿易代表署年初曾點名台灣應廢除美牛禁令、放寬美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值。消基會認為,除了進口限制外,美國可能進一步要求台灣取消美豬、美牛的產地標示制度,並批評台灣的邊境檢驗與餐飲業稽查為「技術性貿易障礙」。這不僅是經貿談判的手段,更關乎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與健康保障權。若標示制度被撤除,人民將無法得知自己食用的肉品來源,極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攝取高風險食品。
消基會表示,政府應堅守清楚標示產地的立場,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與知情權,切勿將消費者的健康安全作為政治交易的籌碼。如果全面取消美豬、美牛的標示義務,將使市場資訊不透明,形成資訊黑箱,消費者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物,這對於國民的健康與安全是一種重大的威脅。
消基會也提出創新「間接辨識策略」,當市場上僅有美豬、美牛未標示來源時,若加強肉品產地標示查察工作,使其他國家肉品標示清楚,消費者即可反向判斷未標示者可能來自美國,進而迴避風險。消基會說,這雖非理想狀態,但在政治現實下,仍是保護消費者選擇權的務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