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國對台灣課徵暫時性關稅百分之二十在七日生效。蘭花業者嘆幾無利潤,短期訂單會再下降,產量勢必再減;台灣鯛業者認為影響不大,主要是競爭對手中國與巴西被課關稅更高。
蝴蝶蘭與台灣鯛、鬼頭刀是台灣外銷美國最主要的農產品,對於美國對台灣課徵百分之二十暫時性關稅,目前以蝴蝶蘭受到的衝擊最大。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指出,台灣的外銷花卉有四成是到美國,美國也是台灣蝴蝶蘭最大出口市場,原本關稅是零,四月十日起關稅提高到百分之十,四至六月蘭花銷美訂單降了分之十五。
曾俊弼說,現在稅率升到百分之二十,無論客戶是否願再共同承擔,都已出現訂單取消、暫緩的情形,而台灣蘭花在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荷蘭,因美國對荷蘭課稅百分之十五,荷蘭是輸小苗到美國,每株成本一美元,百分之十五關稅是零點一五美元;台灣是輸大苗到美國,每株成本三點五美元,百分之二十關稅是零點七美元,很難競爭。
曾俊弼盼未來政府除補助蘭花業者相關設施,拓展其他外銷市場,也可透過獎勵措施協助業者拓展國內市場,尤其多在公共空間展示蘭花。
台灣鯛協會理事長郭建賢則指出,台灣鯛每年產量約六萬公噸,內外銷各占一半,外銷約有八成到美國,原本也是零關稅輸美,四月十日起為百分之十,現在增至百分之二十,影響不算大,主要是競爭對手中國大陸與巴西被美國課更高的關稅。
郭建賢說,最近台灣鯛到美國的出口遲滯,主要是出口商對關稅無法確定,現在確定百分之二十,反而比較好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