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藝從小扎根3歲小孩也會燒製玻璃 藝術家陳宗漢自創微波窯爐技法

新竹市玻工館第一特展室,展出陳宗漢微波窯爐技法作品展,現場還有幼兒園的作品展出。(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即日起舉辦「《器、自華》窯光熔藝-微波窯爐師生展及玻光畫境-邱文虎工藝展」開展,兩檔申請展分別呈現藝術家運用「微波窯爐技法」及「還原工藝技法」創作的玻璃藝術,秘書長張治祥十三日出席開幕記者會,邀請民眾走進展場,感受技藝與美學的交織,欣賞玻璃藝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綻放耀眼光彩。

新竹市玻工館第一特展室,展出陳宗漢微波窯爐技法作品展,現場還有幼兒園的作品展出。(記者曾芳蘭攝)

參展藝術家陳宗漢老師表示,微波窯爐技法讓玻璃藝術也能在家裡創作,甚至三到五歲的小朋友就能在老師的帶領下燒製玻璃,讓玻璃工藝從小扎根是他長期致力推動的目標。

「窯光熔藝-微波窯爐師生展」蘊含了火的溫度、光的通透與藝術的細膩,以親民卻富涵藝術性的微波窯爐技法為核心,展出陳宗漢老師與二十三位學員創作的作品。其中《窯變之路》呈現日本、中國與臺灣微波窯技術演進,對比三地在設計與功能上的差異。活潑童趣的作品《遊矽童話森林冒險》、《遊矽夢世界》及《23.5度的幸福》是新竹市竹蓮國小與嘉義縣柳林國小附設幼兒園推廣微波窯爐技術的創作成果,由學校老師帶領學童們共同完成。陳老師透過系統化的教學與推廣,致力讓玻璃工藝成為人人可親近、可實踐的創作形式。

文化局表示,此次展覽以《器、自華》為題,靈感取自蘇軾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將其中「氣」字替換為「器」,象徵藝術家藉由經年累月的探索與創新,積累深厚的燒製技藝與知識,讓作品自然流露出獨特的質感與風采。展品涵蓋首飾、擺飾、花瓶等實用器物及裝飾品等,將玻璃的通透與光澤融入生活,使藝術在日常中悄然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