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核三重啟公投最後一場意見發表會於十五日登場,正反方代表分別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民進黨立委莊瑞雄。童子賢呼籲民眾用選票告訴政府,台灣不只需要充足的電力,更需要價格實惠、高品質、穩定且低碳的電力。
童子賢指出,二0二五年上半年台灣高科技產品出口表現亮眼,包括先進半導體、AI伺服器與AI筆電製造皆為強項,且出口產值已超越二0二三年全年。然而,AI運算中心及相關產業都需要大量低碳、不排碳的電力。隨著全球即將在兩年內全面徵收碳稅,若台灣發電碳含量過高,產品國際競爭力將面臨威脅。
他指出,台電與交通工具燃油車合計占全台百分之六十六點五的汙染源,推廣電動車與提升低碳電力供應,可有效改善空氣品質。對於反核人士認為核三僅占全台約百分之六電力、影響有限的說法,童子賢反駁,二0二四年核電發電量高於太陽能(百分之五點三八)與風力(百分之三點六),且屬低碳且成本低廉的電力,不應輕易放棄。
童子賢直言,廢除核三後以重啟火力發電廠取代,將加重碳排放,台灣目前低碳發電比例僅百分之十七,遠低於歐盟的百分之七十一,一旦核三停機將降至百分之十二點八。相比一九八六年高達百分之六十二的低碳發電占比,如今的成績屬於全球後段班。若缺口以火力發電取代,不僅電價成本高,也會增加碳排,衝擊環境與產業。
他強調,核電雖僅占全台約百分之六電力,但發電量高於太陽能與風力,且屬於成本低、穩定且不排碳的能源。在全球力拼減碳的趨勢下,台灣土地有限、綠能發展空間受限,應讓核能與綠能並行,形成「合力共存」,以確保供電穩定、降低碳排,同時維持經濟成長與國際競爭力。
童子賢強調,台灣土地有限,綠能發展受制於空間,應讓核能與綠能攜手並行。他引用國際原子能總署及COP28會議共識,指多國已承諾二0五0年前將核電規模提高三倍,以對抗全球暖化。
莊瑞雄則說,童子賢稱「政府不應該草率關掉核三廠」,這言論他聽了嚇一大跳,因為核三廠四十年運轉年限到了本來就除役,要重啟必須經過一定程序,全世界到現在只有延役的核電廠,沒有一個核電廠有重啟紀錄。
莊表示,重啟核三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下一步就是連核二廠也要重啟,後面的夢魘很可怕。核三繼續運轉基於經濟發展、減碳等,他都同意,但誰來救他的故鄉屏東?童子賢著墨的是經濟發展,但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今天是重啟核三,明天就是重啟核二,核三在屏東已經為台灣貢獻了四十年,放了他的故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