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關稅買美農產 農民情何以堪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美關稅談判已到最後時期,農業部赴美訪團將今年赴美採購總金額將拉高到四年期共一百億美元規模,引發外界質疑。農業部十九日解釋,採購活動行之有年且都是國內業者視需求提出,並非政府出資。不過,台灣肉牛產業協會理事長張志名認為,為了關稅去買別人家的農產品,對我農民來講有點情何以堪。

農業部表示,由農業部長陳駿季擔任總團長的赴美農訪團,是由外交部籌組,自一九九八年啟動,每兩年辦理一次,今年已經是第十五屆,相關活動行之有年,採購都是對國內產業與消費者有利的品項。

農業部指出,國內黃豆、小麥、玉米與牛肉高度仰賴進口,尤其黃豆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八,自美國進口占比逼近四成;另也呼籲學校營養午餐要堅守使用國產黃豆。

為此,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總經理陳建瑋回應,營養午餐一定要就是保持用非基改,基改不行,這個堅持持續要來堅持,絕對不能退,這個是營養的防線。

另,牛肉也是高達九成五進口,美國占比四分之四十一,台灣肉牛產業協會還是不免懷疑,這農業部是代表台灣還是美國?認為對本土產業照顧不足,更顯情何以堪。台灣肉牛產業協會理事長張志名認為,為了關稅然後去買別人家的農產品,對農民來講有點情何以堪。對在地的產業、也是要多照顧一點。

採購團也有畜牧業者,養豬協會則認為,這是正常交流對產業影響不大。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表示,這沒影響啦,美國的玉米也比較好啊,豬比較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