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焰舞掛痕—黃博專柴燒陶藝個展」即日起在新營文化中心第三畫廊展出,展期至十月十二日止。展覽以柴燒陶為核心,透過火焰與泥土的交融,展現大自然不可預測的美感與藝術的深層意義。觀眾可在展出的三十件作品中,感受陶土在烈焰中綻放的獨特紋理與生命力。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黃博專曾是一位北漂的年輕人,自少年時期便對陶藝懷有濃厚興趣,隨後回到家鄉台南柳營,長期投入陶藝創作。他專注於柴燒工藝的研究與實踐,歷年作品涵蓋茶具、花器、雕塑與裝置藝術。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火痕與落灰留下的自然印記,這些未經雕琢的紋理,展現柴燒獨有的隨機性與真實感,也體現藝術家多年來與陶土、火焰的深層對話。
本次展覽中,作品〈查畝之眼〉格外引人注目。因柴燒的不定性與自然落灰釉面,作品呈現出宛如一顆明亮的眼珠,凝視著土地與時光,也象徵藝術家對故鄉的愛與感念。這件作品成為展覽的核心意象之一,將柴燒工藝的偶然性與深層情感緊密結合。
展覽以「焰舞掛痕」為題,象徵火焰的舞動與泥土的承載。在柴燒的過程中,火與土的交錯,不僅塑造了器物獨一無二的外觀,也映照出創作者的心境與哲思。黃博專希望觀者能在欣賞陶藝之美的同時,思考自然、工藝與生活的緊密連結,進而感受柴燒陶藝所蘊含的文化厚度與藝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