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農業部長陳駿季二十五日引述專家會議說法,移除堰塞湖壩體曾思考過爆破、虹吸和開闢便道降挖等三種方式,但短時間都不可行;因此決定採取監測水位,並做預防性撤離。他也回應日前在立院備詢所言堰塞湖「無立即潰堤危險」的質疑,指八月十三日的時間、情境和現在都不一樣,外界不要張冠李戴。
陳駿季表示,專家會議當時決定現階段最重要是有效監測水位,當發現危險時能及早預防性撤離,這是最有效方法。
林保署長林華慶則驚爆,原本預估就算風平浪靜,堰塞湖在十月初也會溢流,在兩個月內不可能開一條路去那麼深的山區施作開挖;爆破則必須很精準,不能貿然爆破否則可能造成更大的災害。
另一方面,陳駿季也遭質疑,曾經說過堰塞湖沒有立即溢流的危險。陳駿季強調,八月十三日的時間、情境和現在都不一樣,當天楊柳颱風在太麻里登陸,當時很多立委關切壩體是否會立即潰堤?他回應馬太鞍堰塞湖當下不是滿水位,距離壩頂還有五十公尺,以當時豪雨評估不會溢流,結構也相對穩定,他是根據專家會議結論這樣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