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續降 各部會加速清淤護堤

國立光復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清淤進度已達百分之四十,如校舍於七日前恢復,則可提前恢復上課。(慈濟基金會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有關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新情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副署長廖一光一日表示,截至上午,湖水水位為一千零二十點三公尺,較昨天下降零點五公尺;湖面面積約十二點六公頃,較昨日減少零點零五公頃,蓄水量為五百八十五萬公噸,較昨日減少十萬公噸。

廖一光指出,自壩頂溢流至今,水位已下降一百一十八點七公尺,蓄水量約為原滿水位的百分之六點四。他表示,目前壩體持續下刷,平均每日約一公尺,蓄水量亦逐日減少。上午七時以無人機完成壩體觀測,研判壩體及水流均屬正常,中午將再次觀測,確保安全無虞。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林元鵬表示,目前在機具設備與人力投入下,整體執行量能已大幅提升,昨日已順利設置五百公尺臨時土堤做基本保護,今日也會日夜趕工持續推進,四日將完成第一道三公尺高的臨時土堤,達成基本保護,後續將持續進行土堤加高加強,預計於十月中旬完成土堤強化。

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已下降一百一十八點七公尺,目前壩體持續下刷,平均每日約一公尺,蓄水量亦逐日減少。(花蓮分署提供)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署長顏旭明指出,昨日已出動二百五十五台機具、四百八十一人,清淤垃圾量高達九千八百六十一公噸,為近期最高清淤量,一日有十二縣市政府環保局同仁前來馳援。

另外,在環境消毒方面,各村里與廢棄物暫置場每二日消毒一次,一日起開放民眾向村長登記,實施家戶消毒工作。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署長吳欣修表示,目前已完成下水道開蓋處調查,由於鄰近火車站區域的下水道長度較長,國土署將與環境部及地方環保局共同合作。至於佛祖街東側、北側,以及林森路末端部分,由於下水道出口淤塞嚴重,將協調農業部將下游淤土清理完畢後,再進行下水道淤泥清除作業,以早日恢復下水道暢通。

教育部花蓮縣聯絡處陳建盛上校指出,目前國立光復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清淤進度已達百分之四十,花蓮縣立光復國中百分之三十,一日預計可達成百分之五十目標。兩所學校皆規劃將於十月十三日以視訊、遠端上課為主,如校舍於七日前恢復正常使用,則可提前至七日恢復實體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