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災後清理 彭啟明:市區最快中秋前完成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針對氣象預估三、四日花東將降雨,環境部長彭啟明一日說,雨勢預報非颱風等級,淤泥開始硬化,若光復市區降雨可軟化有助清除,最快中秋前市區能清理完成。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於九月二十三日溢流釀災,累計十八人死亡、六人失聯及逾百人受傷。環境部統計,截至九月三十日止,清除淤泥量約一萬零二百六十七公噸,清除垃圾量約三萬四千八百零八公噸。

根據中央氣象署預測,三、四日花東地區會有一波降雨。對此,彭啟明三十日表示,首先要關心潰壩會不會再發生,但目前監測堰塞湖水量少,評估之後災情不會再增加。

彭啟明指出,目前預報雨勢不是颱風等級,且淤泥已經開始硬化,若市區能降雨可以軟化、較好清除;至於堆好的淤泥、垃圾處理都依暫置場地規範,有防水、排水設備,基本上影響不大。

他提到,日前已重新進行交通協調,加上有國軍協助,清除已再加速,預估一日垃圾加淤泥清除量會突破五萬公噸,預估垃圾加淤泥未來幾天每天會有上萬公噸的清除量。

彭啟明評估,中秋節前光復市區有機會清除完成,但要很努力,特別是淤泥會影響家戶、水溝、化糞池等,必須優先解決民生問題;市區外還需持續清理,因為估算整體沖刷出的淤泥量約有三千多萬公噸。

他提醒,目前光復鄉需水量是往年的一倍以上,需要用來沖涮;很多地方曾淹水,因此水質和居家環境衛生在清洗、消毒要特別注意;許多家戶的馬桶和化糞池被淤泥塞住,需要時間解決,也正在努力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