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叫車平台日益蓬勃,多元計程車提供民眾便利交通需求,不少民眾投訴平台的「取消費」不利消費者,消基會三日呼籲主管機關訂定明確規範。
消基會表示,即便消費者選擇自行取消訂單,也難以避免糾紛。平台通常會立即扣取取消費,當乘客欲提出申訴時,大多只能透過文字客服進行,處理速度緩慢,且常見罐頭式回覆。更有平台會要求消費者自行舉證司機未到達指定地點,等於將舉證責任轉嫁給消費者,使其在爭議中處於不利地位。
消基會針對Uber、yoxi,及Line Taxi等個叫車平台取消費規則比較,普遍以四十元為基本收費標準。從規則設計來看,業者普遍採取短時間等待和固定費用的模式,
Uber是乘客在預約行程後超過三分鐘取消,或司機抵達並等待超過五分鐘取消,乘客需支付四十元。
yoxi從今年一月一日起,即時行程若乘客取消或超過三分鐘未上車,需支付四十元;預約行程取消則收取八元。yoxi官網上有明確告知,依照交通法規,司機停等三分鐘可能被檢舉開罰,故將等候時間設為三分鐘。
Line Taxi則是乘客在司機抵達後取消,或司機等候三分鐘未見乘客上車,皆收取四十元。若為機場專車,取消費更可能高達三百元。
消基會並指出,若乘客遲到就必須付費,但若司機遲到或臨時取消,平台多半僅提供重新派車,卻無相對應的補償措施,並不公平。消基會認為,叫車平台的「取消費」涉及資訊揭露不足、權利義務失衡等多項法律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