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早一到黃昏時,家家戶戶的煙囟炊煙裊裊,飯菜香四處飄送,如今家戶不再有柴香飯香傳出,而做古早灶早已式微,且懂得做灶的老師傅也少了。玉井區八十二歲的洪添春不只是土水師傅,也會做古早灶。洪添春表示,如今若有人家想做灶,他都會應允,希望童年記憶中的古早灶可以傳承下去。
十四歲就拜師學藝的洪添春,花了三年六個月學土水功夫才出師,他表示,果然一技在身不用怕沒飯吃,如今已八十二歲了,還可靠著做灶和做土水的功夫養活自己。看著在豔陽下赤身砌磚做灶的洪添春,黑黝的皮膚黑亮亮的,大家都不知他已八十二歲,問他的名字,他笑著回答「鬍鬚仔」,原來他滿臉落腮鬍,大家都叫他「鬍鬚仔」。
近日,洪添春接下南化一處農場做古早灶的工作,為了讓古早灶兩日內完成,洪添春連中午都沒空休息。鬍鬚仔經常赤身在烈日下工作的洪添春表示,台灣灶有兩種,一種是沒有煙囟的風灶,一種是有煙囟的台灣灶,而風的方向很重要,做灶的首要也是講求風的對流,不懂的隨意堆砌,可能燃不了火勢。
他表示,灶的火如何才能旺很重要,是經驗累積出來的,別小看這灶只是幾塊磚的功夫,蘊含其中的原理不可忽視。他指出,目前在楠西、南化、玉井和左鎮等淺山地區做灶的師傅少了,通常都已經是七老八十沒再做了,而他為了大家的復古,勉強接活來做,希望古早灶能流傳下來。 (記者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