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涼爽的秋日正是親子戶外遊的好時節,位於瑞芳與雙溪交界的「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自111年改造完成以來,歷經約2年半的生態監測,已成為融合自然、生態與文化的綠色廊道。隧道設計以「低干預、永續性」為原則,兼顧安全與生態保育,經生態監測顯示,整體環境穩定、物種多元,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成果。今年更榮獲「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管理維護類優質獎,象徵新北市在推動生態旅遊與環境永續上的卓越表現。

為提供更深度的遊憩體驗,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持續推動導覽人員增能研習,讓導覽團隊不僅熟悉隧道設計與生態特性,更不斷精進解說技巧與知識,打造兼具教育性與趣味性的生態之旅。無論是親子家庭、學校團體或自然愛好者,都能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下學會用眼觀察、用耳傾聽,感受自然的奧秘。

新北市觀旅局指出,歷經百年風華的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見證了臺灣鐵道發展與自然共生的歷史軌跡。隧道於民國11年開通,早年為運煤火車重要通道,後轉為臺鐵宜蘭線使用。自民國74年新隧道啟用後封閉長達37年,在111年重新開放後,隧道以低亮度節能燈營造柔和光影,映照出頂端如白色樹根般的鐘乳石與昔日蒸汽火車留下的煤灰痕跡,彷彿讓遊客穿越時光隧道。沿途排水道設有流水擋墩,微幅落差形成層層小瀑,潺潺水聲迴盪其中,展現自然與歷史交織的靜謐之美。

觀旅局提到,根據最新生態監測結果,隧道兩端與深處皆可觀察到蝙蝠活動,顯示此地已成為蝙蝠族群穩定棲息的重要核心區;同時,周邊物種的數量與種類也呈微幅成長,象徵人為影響已有效控制,自然生機正逐步恢復,為三貂嶺再添一頁生態復甦的新篇章。

觀旅局表示,目前隧道每日開放兩梯次免費導覽,集合地點為牡丹休憩站(0K+800),上午9時與下午14時各一場,建議遊客自牡丹車站出發,以步行或騎乘自行車方式前往。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從荒廢鐵道蛻變為自然與人文共榮的綠色廊道,讓來訪民眾在探索中學習、在體驗中感動。新北市政府誠摯邀請大家提前上網預約,親身走入光影交錯、生機盎然的時光暗線,見證新北生態旅遊的永續魅力。更多活動詳情請關注新北市觀光旅遊網及新北旅客臉書粉絲專頁,獲取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