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今年秋天,台北三大藝術盛事首度攜手登場,二0二五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及數位藝術節,自十月中旬起至十一月初,將在圓山匯聚成一座跨越歷史、科技、藝術與表演的城市舞台。十七日舉行三展聯合記者會,三展共同集結在十一月一日白晝之夜,超過六十件藝術創作與一百場演出,展現城市多元文化的風貌,在藝術中共同書寫屬於台北的故事。
副市長林奕華表示,白晝之夜自二0一六年舉辦以來,已成為市民最熟悉、最期待的藝術盛事,此次特別打開舊兒童育樂中心及圓山坑道,策劃十二小時不間斷的精采展演,藝術家姚仲涵特別設計大型聲光互動裝置,以聲音點亮摩天輪。平日管制封閉的圓山坑道將打造成環境劇場,帶給民眾既獨特又魔幻的沉浸式體驗。
今年延續「發現看不見的台北:重現隱匿或消失的地景」的核心理念,呼應圓山承載著台北盆地數千年活動軌跡,從史前貝塚與考古遺址、凱達格蘭族聚落、日治時期的圓山公園與動物園,中山兒童樂園,層層累積的城市記憶在此交織,轉化為公共藝術的創作靈感。
活動以圓山為核心展開,藝術總監黃彥穎規劃五大主題區塊,「時間切片」、「歷史迴聲」、「夢的蟲洞」、「觀看變奏」及「綻放場域」,從圓山自然景觀公園、台北廣播電台到花博公園圓山園區全面展演,將昔日的兒童樂園轉化為時光軸場域,並特別打開供戰備使用圓山坑道,打造「夢的蟲洞」環境劇場,安排影像、肢體、馬戲與聲音的沈浸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