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外界關心為什麼燕子口堰塞湖可以工程降挖,馬太鞍溪堰塞湖卻不行?農業部說明,主要有三點差別,包括壩體規模、可到達性、處理困難程度。
農業部進一步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高度二百公尺,壩體土石體積二億立方公尺,蓄水量九千一百萬噸;燕子口堰塞湖壩高五十四公尺,壩體土砂體積四十萬立方公尺,蓄水量二百七十萬噸,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體積,僅馬太鞍溪堰塞湖的百分之零點二。
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海拔一千公尺深山,無路可達,徒步進出要五天;燕子口堰塞湖就在台八線旁,人車可直接到,機具能即時進場。而馬太鞍溪堰塞湖至下游河道超過十三公里,溪谷狹窄陡峻、落差大,開便道至少需三個月,且十一月前仍為汛期;燕子口堰塞規模小、地點近燕子口台八線公路,施工機具能快速接近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