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府攜手緯穎永續基金會簽署備忘錄 實現北台灣海洋永續願景

新北市長侯友宜與緯穎永續基金會董事長洪麗甯簽屬合作備忘錄,期實現北台灣海洋永續願景。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因應海洋環境變遷與生物多樣性銳減挑戰,新北市府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14「保育與永續利用海洋生態」,市長侯友宜二十日上午與緯穎永續基金會董事長洪麗甯簽署合作備忘錄,產官學推廣海洋復育和教育,期實現北台灣海洋永續願景。

未來新北市府攜手緯穎永續基金會、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貢寮區漁會、海洋保育署及民間團體山海天使協會,以「產官學研跨域合作」共同投入海洋復育,以循環材料及3D列印技術開發珊瑚基座,展開珊瑚及其他海洋相關復育之合作試驗,建立產官學協作之實踐示範,以海洋復育與教育推廣為核心,打造永續海洋,促進海洋資源永續發展。

侯友宜表示,為維護海洋生態及棲地健康,在萬里、野柳、瑞芳、貢寮劃設四處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並在卯澳灣設立全國第一處栽培漁業示範區,並於今年推動刺網漁具全面退出東北角,將在一一五年一月一日起實施禁止在東北角三海浬範圍內使用刺網,免除網具對珊瑚及海洋生物的影響。

侯友宜指出,市府並攜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珊瑚復育工作,持續推動山海造林計畫,每年於卯澳灣海域種植五百株珊瑚;今年更與在地企業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緯穎永續基金會,率先響應投入珊瑚復育,共同推動海洋保育與資源永續利用。

緯穎永續基金會董事長洪麗甯表示,感謝新北市府邀請參與海洋復育行動,基金會長期關注海洋保育議題,並以「Ocean Hugs」為主軸,陸續投入海岸造林、珊瑚復育等行動,期望更積極推動海洋生態的永續發展,發揮企業的力量,為海洋保育與環境永續貢獻一己之力。

金屬研發中心董事長劉嘉茹指出,未來將導入該中心所開發的再生多樣態材料,結合3D列印技術製作海洋友善的人工珊瑚礁基座,不僅為珊瑚提供安全穩定的「新家」,亦營造更適合海洋生物棲息的友善環境,期望透過復育珊瑚棲地,不僅吸引更多海洋生物棲息,提升海洋造林的成效。

海洋大學副校長冉繁華表示,海洋大學與新北市長期合作從事海洋資源復育,每年執行復育珊瑚相關工作及放流花枝、貢寮鮑等多種水產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