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114年環境教育獎揭曉 15組傑出典範齊創永續城市

陳美玲副局長表示,本次獲獎單位皆以各種多元創新方式推動環境教育,帶領大家共同守護環境,更透過實際行動,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環保局今(28)日公布「114年環境教育獎」得主,包含個人、團體、社區、民營事業、學校及機關等六組,共15組優秀單位與個人獲獎。環保局副局長陳美玲出席頒獎,肯定得獎者推動環境教育的努力與成就,並選出七組代表新北市角逐第10屆國家環境教育獎。

陳美玲表示,獲獎者皆以多元創新方式推動環境教育,以「全球視野、在地思維」凝聚社區、學校與企業力量,共同實踐永續發展。

個人組特優由「鹿角溪溼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胡秀芳隊長獲獎,她帶領隊員進行水質檢測、生態觀察及環境清理,培養生態解說能力,並以「因為接觸所以了解、因為了解所以行動」為座右銘,長年投入濕地守護。

各組特優獎合影,左至右 1.紫東社區李明宏理事長、2.胡秀芳老師、3.千里步道協會張長義理事長、4.環保局陳美玲副局長、5.十三行博物館羅珮瑄館長、6.新空間國際洪千媚主任、7.野柳國小邱華璋校長。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團體組特優「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推動「手作步道」,以環境友善工法取代水泥工程,融合志工服務與環境教育。執行長周聖心表示,將持續推廣國家綠道串聯、公民科學家培訓與生態倡議,落實永續理念。

社區組特優「平溪紫東社區發展協會」將荒廢校舍轉型為共餐與生態教育基地,復育極危物種艷紅鹿子百合,打造農村健康、有機、友善的永續社區。

學校組特優「野柳國小」以「永續海洋」為核心,結合課程、環境營造與社區合作,培養學生生態觀察與思辨力。校長邱華璋表示,將持續創新教學,讓環境教育向社區延伸。

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團體組特優獎)推動「手作步道」,以環境友善工法取代水泥工程,將傳統修路工藝結合志工服務與環境教育。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機關組特優「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以「全球視野、生態永續」為願景,發布《2025-2030永續計畫書》,為新北首座揭示永續藍圖的博物館,朝2050淨零排放邁進。

民營事業組特優「新空間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自95年起經營野柳地質公園,以保育與教育優先,推動地景保育、環境教育、社區參與與地景旅遊,並復育台灣原生植物,致力永續野柳發展。

環保局強調,將持續透過環境教育深化民眾參與,引導大眾理解環境議題並付諸行動,共同守護地球,打造永續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