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為推動海洋素養教育向下扎根、深化教師海洋素養教育創新實踐,海洋委員會於29日在台中世界貿易中心舉辦「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決賽暨社群成果觀摩會」。本競賽自6月起歷經書面初賽及分區複賽層層選拔,最終由全國30隊200位師生晉級決賽,角逐特優、優等及佳作等殊榮。活動以自美國引進的「海洋科學序列」教材為核心,由參賽師生透過現場教學演示、探究展示與跨域實作,展現台灣海洋素養教育的能量與創意。
本次競賽以實際課程操作與科學探究為核心精神,教師與學生共同以「海洋科學序列」單元設計課程主題,從「觀察浮游生物」、「比較棲息地」、「碳循環與氣候變遷」到「洋流調查與能源永續」等議題,將海洋科學轉化為生動的學習歷程。參賽隊伍分為高中、國中、國小三組,每組皆展現跨學科整合與行動學習的成果。整場競賽活動亮點滿滿,例如北區的暖暖高中以「找出碳的秘密」引導學生理解碳循環對氣候的影響;中區的永寧國小則以「從高美濕地到海洋食物網」串連在地生態;南區的東港高中則以「人類活動與近期氣候變化」反思永續責任;東區東華附小則以「我們的海洋,我們來守護」探討從水中生物到海洋地景與能源的永續思辨。

海洋委員會林麗英處長致詞表示,推動海洋素養教育一直是國家重要的海洋政策,在管碧玲主任委員的支持及積極爭取下,海委會獲得行政院核定四年新台幣3億9,400萬元「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與海洋產業人才升級計畫」。透過海委會與海大台灣海洋教育中心合作推動,已完成「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培訓」、「補助海洋素養入校教學」及「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等多元策略,成功培訓全國超過300多位具備海洋素養教學能力的種子教師,未來透過實驗、探究與思辯的教學過程,以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探索海洋的奧秘,並把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成具體有感的教學,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期待大家把這些教學經驗帶回學校、帶回社區、帶回家庭,讓更多人認識海洋、親近海洋,成為真正懂海、愛海、護海的海洋公民。
競賽結果最終由台南市南科實小、台中市大道國中與新竹市竹東高中以精采的教學演示榮獲特優,頒獎典禮特別由海洋委員會林麗英處長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李明安副校長共同出席,並於現場頒發「表現優異種子教師」及「海洋素養創新競賽優勝隊伍」獎項,公開表揚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及社群的專業與投入。現場展現的不僅是教學成果,更是台灣海洋素養教育能量的縮影。未來,海委會將持續推動海洋素養教育,讓更多教育現場了解海洋素養的重要性,並以創新方式融入教學現場,進一步影響社會大眾,讓海洋素養「知海、愛海、惜海」人海共融與永續精神,成為每一位國民的日常價值與生活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