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由玉雕「人間國寶」黃福壽藝師指導的「雕玉傳薪—人間國寶傳藝成果展」在歸仁文化中心第二畫廊舉行,計有黃福壽等四位傳藝老師及十位學員帶來五十餘件精彩的玉雕創作,呈現玉雕藝術的多元風貌與傳承精神,讓觀者得以近距離欣賞玉石在工藝技法與藝術創作間的融合之美。
這次展覽除展出國寶藝師與藝團隊藝師成員的精湛細膩玉雕作品外,亦集結學員的學習成果。玉石材料包含閃玉、翡翠和墨玉。
黃福壽藝師長年致力於玉雕技藝的研究與教學,傳承傳統工法之餘,更注重工藝文化涵養的培育。這次展覽亦象徵著傳藝薪火的延續,從師傳到學員,從技藝到創意,體現「雕玉傳薪」的核心理念—讓玉雕藝術在世代之間繼續閃耀。
黃福壽藝師說,好作品要有「詩人的眼和匠人的手」,才能完美呈現,「玉石是十分獨特的礦石,既堅韌又溫潤,賦予創作上的千變萬化。」在歲月與技藝的累積下,對玉雕的體悟更為深刻。對他來說,玉石打磨與雕琢過程,亦如同磨刻自己的心性,透過「以玉為師」的淬鍊,讓他對人生與佛法都有更深層的體會。
二0一五年台南市府登錄黃福壽藝師為「傳統工藝術美術─玉雕」保存者;二0二0年文化部以其技巧刻劃細緻、渾然天成,公告為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即「人間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