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環境挑戰,並強化地方空氣品質管理,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特舉辦「精進空氣污染防制方案水泥業空污減量協談會議」,邀請轄內水泥業者及多位環境領域專家參與交流與研討。
花蓮縣環保局表示,水泥產業高度依賴原物料與燃料,在製程中易產生空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面對環境部逐步強化的空氣污染排放標準和碳費制度,花蓮縣環保局展現積極作為,針對轄內水泥廠推動各項監測與調查工作,全面掌握污染現況,朝向「減碳與減污兼顧」的政策目標邁進。
環保局指出,依檢測調查結果顯示,水泥廠在原物料與燃料的選用及品質控管方面仍有進一步優化空間,若未妥善控管,不僅可能對環境造成負擔,也可能影響製程穩定運作。
環保局強調,製程操作程序與排放控制密切相關,替代燃料雖有助於實現資源循環與碳排減量,減少天然資源的開採,但若成分不穩或缺乏適當管理,亦可能衍生新的排放問題。
環保局建議,水泥業者加強物料進廠前的成分管制,後續將配合相關法規調整,持續強化排放監測及稽查頻率,確保各項污染防制措施落實執行。
環保局表示,目前已在和平地區導入AI影像辨識系統,透過攝影設備搭配人工智慧技術,能即時偵測水泥廠粉塵逸散情形,並迅速通報廠方改善,系統上線以來,不僅有效提升通報效率,也強化廠區自主管理能力,藉由公私合作為地方空污治理創下良好典範。
縣長徐榛蔚表示,面對全球永續發展目標與二0五0淨零碳排的挑戰,水泥產業的發展與環境保護應該並行不悖,感謝業者展現積極作為,推動空氣污染防制與溫室氣體減量雙軌並進。
花蓮縣政府將持續引導產業朝向兼顧淨零與減污的方向邁進,期盼透過政府、產業與學術界的三方合作,共同打造潔淨、安全且永續的花蓮,為地方環境品質與產業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