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養豬蒸煮雲端監控 拚年底上線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環境部長彭啟明七日表示,全國列管的四百三十五場廚餘養豬場(其中一場停業),將在年底前完成裝設廚餘蒸煮即時監測系統,未來蒸煮廚餘的溫度與時間將全程連線雲端,供中央、地方與業者可同步監看。

全台豬肉禁令解除,但廚餘養豬仍未解封。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強調,必須在落實查核、即時監控、完備法令等三前提下才會重新開放。農業部長陳駿季先前指出,台中梧棲豬場疫情源自廚餘未蒸煮完全,因此在查核、監控、法令三項機制未完備前,不會貿然開放。

彭啟明表示,對於全國四百三十五家廚餘養豬場,必須建立一套嚴格的管理系統,確保豬場可以安全去化廚餘,要重新開放廚餘飼養必須經過跨部門的聯合稽查、即時監測與法規修訂的三道關卡。

彭啟明指出,首先落實由環境部、農業部與地方政府聯合稽查的查核制度;建立即時監控系統,全程監視蒸煮程序、溫度連線上傳;最後由農業部將修訂行政命令,確立管理機制。

彭啟明強調,這套系統已規劃維成,最快一個半月內可完成安裝,一一四年底前全面上線;政府將補助業者一半裝設經費,一套系統約需十多萬元。

彭啟明坦言,廚餘養豬場僅占全台豬場的百分之八,但各縣市目前的廚餘處理量能仍有限,若立即全面禁止,將面臨廚餘去化困難,恐衍生廢棄物堆置問題,長期方向仍是逐步淘汰廚餘養豬制度,改以堆肥或能源化方式處理,但短期內仍需兼顧廚餘去化與養豬業者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