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九線池上大橋改建 加強抗震、提高橋面、減少落墩 使橋樑更為安全

池上大橋採原址改建,北向橋樑即將完工,將繼續進行南向橋樑改建工程。(公路局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公路局推動台九線花東縱谷公路安全景觀大道建設,計畫範圍自台九線花東縣界至台東市綠色隧道端,完工後可提高車速、縮短路線並減少紅路燈,通行耗時將由二小時,大輻減少三十分鐘,重建後的池上大橋抗震程度提高,使行車更為安全。

池上大橋改建後落墩減少且橋面提高,更利於防洪並提升橋樑安全。(公路局提供)

公路局表示,池上大橋位於花東縱谷平原,橫跨卑南溪,串聯池上與關山兩地,是縱谷地區重要交通幹線。因應既有橋梁年久及抗洪、耐震標準不足,故優先辦理改建。本工程全長一點三四公里,其中橋梁段為八六0公尺,新橋採雙向分離設計,單向橋面寬度由八點五公尺拓寬至十三公尺,配置二車道及一慢車道及人行道,使行車更為順暢。

公路局指出,橋梁墩柱跨距長度由舊橋的三十四公尺大幅增加為七十五到一二三公尺,落墩數由二十四墩,減少為九墩,且橋樑底部提高最高達二點六公尺,增加通洪斷面兼顧防洪與安全。

公路局表示,池上大橋工程採「半半施工」方式,先辦理北上線橋梁改建,完成後再辦理南下線橋梁改建,確保用路人施工期間仍可安全通行;同時採用懸臂工法施作,避免於河川行水區設置支撐結構,降低對河川生態與水流的干擾,展現工程對環境的重視。北上線預計於明年農曆年前完工,屆時將率先開放通行,改善地方車流瓶頸,後續接續施工南下線,完成整體改建。

公路局表示,池上大橋位置視野遼闊,橋上可遠眺台鐵新武呂溪橋列車奔馳於山河間的壯麗景致,東北側則可俯瞰伯朗大道與稻浪交織的金色田園,能看見當地著名的金城武樹、池上糖廠煙囪與初來橋等地方記憶地景,呈現花東縱谷山川、人文與農業並存的獨特風貌。